期货开户一站式服务!

【金融教育宣传月】金融为民谱新篇 守护权益防风险(三)

发布日期:2024-09-13  浏览量: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有哪些着力点?
2024-08-13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作出部署,提出“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

  这五大金融领域,正是去年10月举行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所提出的五篇大文章。

  “做好五篇大文章是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需要,也是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内在要求。”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政策研究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五篇大文章对应的领域既是金融需求十分迫切的领域,也是金融发展相对薄弱的领域。做好五篇大文章,体现了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近年来,围绕五篇大文章等重点领域,我国持续加大金融资源投入,金融机构制度、产品和服务体系持续优化,融资可得性明显提升。

  截至今年6月末,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19.5%、25.9%、17.09%;2023年,深市IPO和再融资募集资金超六成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板5年多的科创板目前已拥有570多家上市公司;个人养老金开户人数已超6000万……

  但同时应当看到,当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有待进一步提升,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尚不平衡不协调,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绿色转型、中小微企业不够充分有力。

  健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之一。聚焦五篇大文章,业内专家表示,要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标准和产品体系;持续完善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政策体系,进一步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有针对性地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做好五篇大文章,离不开统筹规划和政策落地。《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普惠信贷尽职免责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加强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专项行动的通知》……我国持续出台政策文件,提供相关制度保障。

  同时,货币政策持续发力,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不断丰富。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各0.25个百分点,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将加快出台五篇大文章配套政策文件,持续落实好支持科技、绿色和民营经济等已出台政策。同时,继续用好用足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

  立足资本市场发展,中国证监会表示,要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包容性、适配性,培育壮大耐心资本,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集聚。

业内人士认为,健全完善五篇大文章等重点领域的统计口径和考核评价制度,也会是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之一。通过发挥好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引导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做好五篇大文章,还需统筹发展与安全。金融监管总局表示,将推动银行业保险业全面做好五篇大文章相关工作,切实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同时要求银行保险机构严格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开展业务,加强对相关产品业务的合规性审查,确保金融资源合理高效配置。(记者张千千 李延霞 刘羽佳)

责任编辑:张智萍

 

怎样理解完善金融机构定位和治理,健全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

2024-09-10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金融机构定位和治理,健全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这是加快健全金融机构体系,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我国金融业快速发展,已形成覆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期货等各个领域,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的金融机构体系。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金融业机构总资产超过476万亿元,其中银行业机构数量超过4000家、资产规模居全球第一,保险、股票和债券市场规模居全球第二。近年来,金融系统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金融机构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融资总量合理增长、结构持续优化、成本稳中有降。脱贫攻坚期间,共发放精准扶贫贷款9.2万亿元。2019年以来,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长近3倍,绿色贷款余额居全球首位。2021年以来,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平均增速分别达到25%、30%以上。

  同时要看到,当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有待进一步提升,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尚不平衡不协调,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绿色转型、中小微企业不够充分有力;一些地区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偏离定位、治理失效,大股东操纵、内部人控制问题突出,内外部激励约束机制尚不健全。

  完善金融机构定位和治理,健全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的需要。我国金融机构已经门类齐全,要通过完善定位和治理、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实现定位准确、分工协作、功能协调,为经济社会提供相适应的高质量金融服务。二是服务实体经济的需要。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和立业之本,在服务实体经济中金融机构才能充分实现自身价值、获得合理回报。三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经济风险和金融风险互为因果、相互交织,很多情况下金融是经济的镜像。各类金融机构聚焦主责主业,树立正确的经营、业绩和风险理念,防止盲目发展和无序扩张,既能强化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也能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完善金融机构定位和治理,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需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准确定位,坚守主责主业。立足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金融系统要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5篇大文章。国有大型金融机构要做优做强,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中小金融机构要减量提质、优化布局,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政策性金融机构要强化职能定位,聚焦服务国家战略,主要做商业性金融机构干不了、干不好的业务。保险、信托、理财、证券等金融机构要专注主业,规范发展。二是健全公司治理,加强内部管理。深化党建与公司治理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加强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履职行为监督。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健全服务实体经济的经营要求,健全服务实体经济的尽职免责规定,建立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不搞偏离实体经济、自我循环、自我膨胀的“伪创新”。三是完善监管和考核,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发挥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加强宏观审慎评估,强化对服务实体经济的引导和激励。完善金融监管规则标准,对服务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实施差别化监管政策。加强监督检查,及时纠正金融机构偏离定位和盲目扩张行为。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优化股东利润考核和评价机制,支持金融机构实现适当利润。健全资本补充机制,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责任编辑:张智萍

免费预约期货开户

姓名: *
手机: *
 
上一篇:【金融教育宣传月】金融为民谱新篇 守护权益防风险(二)
下一篇:【金融教育宣传月】金融为民谱新篇 守护权益防风险(四)